跳到主要內容
藏品資訊-大標題[電腦版]
藏品資訊-小標題[行動版]
:::
白玉鰲魚藏品圖,第1張

圖檔授權標示:


白玉鰲魚

玉石

民國

長8 寬2 厚2

登錄號:71-00275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鰲魚》(館藏編號71-00275)。入藏年代1982年。為總統府第一局撥交紐西蘭華僑楊達志先生捐贈。
本件鰲魚白玉質,溫潤厚實,雕刻生動,鰲魚雙目努出,有長鬚、凸鼻、雙眼、雙角、鰭、尾,魚體以雙線陰刻出凸出之乳丁紋以示鱗片,分明已成龍形。魚嘴似作吐舌狀,下方連有孔洞,應可繫帶作為掛飾之用。
鰲魚是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一種由龍衍生而來的動物,一說鰲魚亦即龍魚,乃龍之另一變化。最早見於古籍《山海經》「海外西經」,外形龍首魚身兼擁龍的莊嚴強壯及魚的靈活性。中國傳統木建築特別是廟堂多喜在梁柱或雀替屋頂兩端安放鰲魚塑像,乃取龍具雨師及水神的神性,及鰲魚好吞食火舌之性,以祈防火消災,守護居室。此外,傳說龍門為黃河上游天險之一,水流湍急,洄流之魚至此,勢必奮力激躍;鰲魚就是極少數躍過了龍門的魚,正開始蛻化為龍。成語「鯉躍龍門」正是鯉魚跳躍龍門時的形狀。中國人將此自然現象,比賦寒窗苦讀的士子應試中第,由一介平民躍為官吏,身價突漲,猶如由魚成龍的情況。

藏品描述-授權標示:

可授權